抗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同心守“沪”
2022-04-03 11:24:35 来源:文汇
-父子-
村里战“疫”,要硬核也有暖心
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某村的一处隔离点内,有一对“父子兵”正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90后祝嘉莹在川沙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接到封控命令后,与60后父亲祝革军一起挺身而出,“我们父子一起当志愿者,为村民们的安全尽点力”。
祝革军主动请缨,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成了这支队伍的“压舱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就要把身份亮出来,把防控责任担起来。”儿子祝嘉莹则挑起疫情防控组长的重担。两人在村里发出紧急招募的信息后,一支由5名党员和15名群众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完毕。经过集体商讨,队伍被分为5个小组,即数据采集组、健康保障组、秩序维护组、环境保障组、二维码登记组。
祝嘉莹所在的村不同于普通小区,居住者以老年人居多,和城里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差异,这给闭环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刚开始,有个别村民不是很配合村组封控。
“当时,有村民会偷偷向封闭圈外的人员购买物品,甚至将拉高的铁丝栅栏压低,翻出去种地。”面对这些现象,祝嘉莹就带着志愿者们一遍遍巡逻,劝阻这些村民,请他们务必严格遵守防疫要求。
此时,雷厉风行的父亲拍板,“还是要使出硬核招数”。于是,两人带领志愿者,把公安提供的真实事例张贴在村组各处醒目的位置上,并群发给村民组长志愿者,要求逐户告知——不遵守防疫规定,将可能触犯法律。通过一连串针对性的广而告之,祝嘉莹发现,不配合的现象彻底杜绝了。
虽然父子俩白天都在村里工作,但由于各自岗位不同,抗疫任务又比较繁忙,两人很难说上话,只能等到晚上回到家,再交流一下白天工作的心得。“新兵”儿子总是请教“老法师”父亲一些工作处置方式。
为了保障核酸检测顺利开展,“父子兵”总会一起提前分析各种情况,做好预案。“村里老人多,他们大多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所以,用微信通知肯定是行不通的。”每次核酸检测前,祝嘉莹总会与村组长们一起,拿着扩音喇叭“巡村”,分批叫喊村民去做核酸检测,避免人群聚集。
封闭期间,村民的生活难免受些影响,偶尔也会遇上意外。前几天,毛阿姨就焦急得向志愿者求助。原来,她家中只有两个老人,液化气用完了,电话里喊了配送师傅,但师傅表示因疫情原因,付款无法用现金。祝嘉莹不仅立即帮着垫付,还帮毛阿姨将液化气瓶送回了家。
眼下,在“父子兵”和志愿者们倾力服务保障下,这处隔离点的各项防控措施已有条不紊地运转落地,村民们正安心等待春暖花开。而父子俩也约定,疫情还在,他们不退。只要哪里有需要,他俩就继续并肩作战,为抗疫贡献力量。(本报记者唐玮婕)
-全家-
三个“大白”,晚8点家里才亮灯
“关于我们一家都是‘大白’这件事,还是作为医护人员的妈妈最辛苦。”……在沪郊金山区朱泾镇的金山名都小区,王可祎的微信朋友圈,从3月18日开始就从校园场景切换成了抗疫现场。有母亲身为医护人员连轴转的点滴,有父亲穿着志愿者背心送菜的日常,还有她自己一身防护服维持秩序的背影。
“我最想做的是替母征战!”这个出生于2001年的大三姑娘,说了一句很有巾帼气概的话。据她介绍,自金山区首轮核酸筛查以来,母亲就开始忙碌于不同街镇的采样点现场。每天清晨5点起床,6点到医院集合,由大巴送至采样点,开始了一天近14小时的采样工作。
“连续工作后,妈妈回到家吃饭时,我都明显能看到她拿筷子夹菜的手都是抖的。”虽然心疼,但王可祎知道,这段时间,所有医护人员都奔忙于抗疫一线,如果可以,她非常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妈妈总是和我说,争取在大学就入党,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就先上,我也能做到”。
在母亲的影响下,王可祎报名成了志愿者,3月17日前往钱圩镇支援。18日,朱泾镇开展核酸检测,王可祎回社区报到,投入到抗疫志愿服务中。“第一天的采样现场还是有些准备不足的,很多居民都是头一次做核酸检测,对保持安全距离认知不强,加上都想早做早回去,所以间距很难保持。”为此,王可祎与其他志愿者在自己包干的队伍前筑起了人墙。
“我们居民区有很多‘大神’,他们还为我们制定了‘作战’计划,根据头一次的实战情况改进环节。第二次,我们根据方案推进,一下子就变得井然有序。”除了采样点现场的秩序维护外,王可祎还是13号楼的领路员,居民们的配合和支持让她十分暖心,原来,这个小区都是高层,10层楼20户,喇叭不够用,志愿者只能在楼下靠嗓门喊,看小王喊得辛苦,先下楼的大嗓门阿姨叔叔就会帮着她一起喊。有趣的是,那天,小区保安看队伍不长,就提前来13号喊楼,没想到,居民们都不“买账”,“小姑娘说了,今天还是她来领我们去,我们听她指挥,等她到了再出动”。
3月20日,志愿者群里二度发起招募,“保供物资派送,急需志愿者加入!”一声令下,王可祎的父亲,这位家里的后勤保障员,不声不响给自己报了名,还打趣地向妻女汇报:“我待在家看你们出出进进,没有参与感,要忙一起忙。”就这样,家里三位“大白”,在疫情防控的不同现场,开始各自的忙碌。
“今天采样现场秩序还好吧”“送了多少物资啊,爸爸”“妈妈今天是上哪个镇做采样去啦”……晚上8点后的小家,温暖的灯光再次亮起,晚餐是三份简单的挂面,还有的就是他们在防疫一线的那些“今天的故事”了。(本报通讯员殷洁如 记者 薄小波)
-夫妻-
战“疫”家书,有思念更有互勉
“家福爸爸:见字如面,已经好久没坐下来一起聊聊人生了。过年前,你说熬到过年就好了;还没过完年,你接到电话,又匆匆跑去核酸临时检测点现场,你说,等过完年回来的人都回来了,忙完这阵就好了……”
这封战“疫”家书,是“家福妈妈”——青浦区西郊半岛社区工作者王晓洁,写给丈夫“家福爸爸”——青浦区华新镇防控办主力队员王凯的。
写下这封信时,这对抗疫“夫妻档”已有几个月未见了,彼此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些流淌在笔尖最深的思念、来不及细说的叮咛、互相勉励战“疫”必胜的决心都凝结在信里。
“家福爸爸”王凯是华新镇核酸检测样本转运车队的队长,负责采样送检、车辆调度及消毒工作,“离病毒最近,与时间赛跑”,是他对这份工作的评价。“哪里有核酸检测样本,我们就到哪里去收,每天基本上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等所有人测完核酸,样本全部送出去,才能收工,最晚的时候我们要到晚上10点多才能结束。”他说。
转运工作时间紧、节奏快、任务重,转运人员到达指定核酸检测点后,需要马上开箱检查,核对采样数量,然后录入信息、封箱、送检。来不及歇息片刻,就又要驱车奔赴下一个点位。“这个核酸检测点有人去吗?”“哪里还没有结束核酸检测?”“记得对车辆、转运箱消毒。”一路上,王凯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实时联系司机,确认转运任务的每一个细节。他们搭建着一条条安全可靠的“传送带”,将每一份样本安全准时送到,确保转运工作井然有序。
王凯说:“相比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希望自己能够多做点事情帮助到大家。”
“家福妈妈”王晓洁在社区的主要工作是核对核酸检测人员、落实防控措施。“您好,请问您是小区某单元的住户吗”“您家里目前住着几口人”……对照人员信息表,她逐一联系住户,详细了解并记录居民需求;对于有时候居民不理解甚至挂断电话的情况,她就一遍遍重复拨打电话、耐心解释。
在核酸筛查期间,王晓洁还要分出“三头六臂”,化身多面手,及时清点物资、联系医务人员、协调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忙得一刻也停不下来。遇到人手不够时,她就穿上防护服协助医生进行核酸采样。虽经多日劳累,但她依旧坚守岗位、未曾退缩。她说:“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尽这个责任,主动冲在一线,为人民服务,守护一方安宁。”
因为夫妻俩平时工作忙碌,相聚的时间较少,家里的孩子只能交由年迈的母亲照顾。“每次回家太晚,孩子都睡着了,不忍心打扰,只能静静地看一会儿。虽然每天很累很辛苦,但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希望给孩子做个榜样,相信他长大后也会理解我们的”。
“当我的同事纷纷赞扬你的时候,我真的很为你骄傲;当我看到现场你奔来走去忙碌的时候,你的样子真的比谁都帅。”王晓洁一字一句写下家书,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本报记者张天弛)
-母子-
扎根群众,投身一线守护家园
凌晨4点30分,金山区金山卫镇西门居委会的李勇芳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为封控小区的抗原筛查作准备,而同在居委会工作的儿子陈海明临时接到通知,再次入驻封控小区,干起了“老本行”指挥长的工作。这对“母子搭档”已连续多日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今年61岁的退休干部李勇芳,是一位扎根基层38年的人民调解员,平日里,居民一旦遇到麻烦事,都会寻求她的帮助,有时一天要接几十通电话,是小区里很有威望的“明星”。连日来,她不仅自己积极奔走在抗疫一线,有关防疫的大事小事,她都积极参与,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而她更是鼓励在居委会工作的儿子陈海明挑起重担,母子俩成了抗疫“最佳搭档”。
西门居民区是金山卫镇典型的老旧小区,外来人口占比高达60%。李勇芳对这块区域人头熟、情况了解,这给她开展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少方便。3月26日下午,居民区按要求开展抗原检测,当志愿者上门送检测材料时,有居民对此不解。李勇芳了解情况后马上赶到现场,让志愿者惊讶的是,她一来,居民们都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开始唠起家常。经过她的一番劝解后,居民们终于表示理解:“见到老李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3月14日上午,李勇芳的儿子陈海明也接到了入驻封控小区指挥的任务。“从我懂事时开始,母亲就带着我走街串巷,她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一直影响我。从那时起,‘扎根基层’的念头就在心里萌发了。”陈海明说。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2015年,他如愿以偿来到居委会工作。
“多听、多看、多想、多问,用耐心、细致的服务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他们自然就会信任你。”每当陈海明在工作中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时,李勇芳就时常这样教育他。
其实,不久前,陈海明刚动过背部囊肿手术,当时缝了七八针,还没来得及拆线,但他却毫不在意,毅然投入到抗疫一线。“虽然心里不舍得,但疫情当前,他也有责任这么做,我支持他。”妈妈李勇芳说。
在封控小区的9天,陈海明心里始终牢记母亲的教导,扎实做好人员排摸、志愿者招募、楼道管控、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个防控环节不出差错。
“封控期间,明明很照顾我们,定期会询问生活情况,家里缺什么,也会及时给我们送来。”飞虹南村村民何群花叫着陈海明的小名称赞道。
如今,陈海明再次进入新的封控小区,李勇芳也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这对“母子搭档”以扎根群众的优良工作作风,守护着家园。(本报记者薄小波 通讯员 周倩)
[ 责编:丁玉冰]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抗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同心守“沪”2022-04-03
- 去年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 社会资金交易规2022-04-03
- 多地出台减税政策 为小微企业“输血造氧”2022-04-03
- 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东南部及南部海2022-04-03
- 河南民权:小小羊肚菌 种出“金疙瘩”2022-04-03
- 清明节前,北京通州严格规范丧葬用品市场2022-04-03
- 找人代扫墓,这钱你“烧”得起吗?2022-04-03
- 阿富汗邻国与阿临时政府首次外长对话会举行2022-04-03
- 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即将开2022-04-03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累计浏览量超7亿(2022-04-03
- 首批暖心蔬菜到达!守稳百姓菜篮子,浦东这2022-04-03
- 仅用15天!上海首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2022-04-03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意见 发挥个私协会作用 2022-04-02
- 【凡人微光】爱心接力,24小时送来救命药2022-04-02
- 【凡人微光】不是每个英雄都身披斗篷,也可2022-04-02
- 疫情之下书香不减 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坚守2022-04-02
- 2日至4日地铁6、16号线缩时运营 其他线路暂停2022-04-02
- 上海4月5日起"扫码通行" "场所码"怎么用?2022-04-02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敢为天下新——长2022-04-02
- 他的绶带上缀满校徽,墓碑前总是花海!2022-04-02
- 一年之计在于春|特写:藏北桃花谷 细雨迎2022-04-02
- 今天,关爱“星星的孩子”2022-04-02
- 今天,一起来守护星星的光芒2022-04-02
- 驰援浦西!金山500人采样队星夜集结,奔赴2022-04-02
- 这份手绘路线图,让居民做核酸不交叉少接触2022-04-02
- 上海一男子违反防疫规定擅离小区且未佩戴口2022-04-02
- 花儿依旧笑春风,一组图看申城战“疫”日常2022-04-02
- 疫情期间,科技小巨人项目材料难集齐怎么办2022-04-02
- 缅怀逝者 始祖山塔陵园开展清明节公祭活动2022-04-02
- “十四五”能源科技路线图:确保安全的前提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