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技术到有市场 辽宁扭转“科技强、创新弱”局面
2022-03-16 08:08:58 来源:经济日报
辽宁扭转“科技强、创新弱”局面——从有技术到有市场
本报记者 孙潜彤
近年来,辽宁围绕机器人产业加大研发平台建设,汇聚创新力量,做强头部企业。图为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的工人在测试设备。本报记者孙潜彤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过去一年,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作为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78.6亿元,同比增长20.7%,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3.6%;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9家,增长37.1%,总数超过1.4万家。
从有技术到有市场,再到大规模产业化,科技研发力量雄厚的辽宁是如何扭转“科技强、创新弱”局面的?在科学技术供给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个被业界称为“达尔文之海”的鸿沟,如何跨越这片“达尔文之海”?辽宁科技厅负责人说,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和创新企业长大难问题,辽宁优化创新生态的发力点——供需“架桥”。
好技术找到“好婆家”
束之高阁的技术成果不会自动转化,怎么办?辽宁沈阳的东北科技大市场副总经理傅玛说,科学家本身也是企业家的概率太小了,得先让好技术找到“好婆家”,让评估师去遴选发现,让经纪人去对接交易。东北科技大市场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辽宁)人才培养基地,共培育孵化器主任160余名、科技评估师120余名、技术经理人(经纪人)1000多名。
日前,帮助大连一项发明专利实现成功转让的技术经纪人舒畅说:“科研成果转化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纪人要与市场对接,需要了解知识产权保护,也要负责技术合同签订和法务等一系列的问题。”
东北科技大市场以海量的信息库资源弥补了科技人员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短板,构建了互联网+科技服务生态圈。近两年,已举办大型成果对接会182场,转化科技成果1451项,省内转化率超过50%。目前,辽宁建成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93家,以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3所驻辽部属高校和中科院驻辽三所(金属研究所、生态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为重点,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桥梁纽带,2021年举办撮合对接活动200余场,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000余项。
技术好不好,关键靠实战。辽宁梳理省内重点科技成果,建立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项目库,聚焦中试环节,制定出台《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在重点产业领域新建布局盘锦精细化工、锦州松山湖新材料等20家中试基地。
为激发转化主体积极性,辽宁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先后出台《辽宁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等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2021年10月1日实施的《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提出“重奖科技成果”,在科技成果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供需服三方股权和收益分配比例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让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名利双收”。
金融助力“出苗快”
“银行贷款、风投都试过了,最后是当地政府出抵押物,才解决了上新生产线的资金难题。”辽宁朝阳佛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瑞林告诉记者,“单靠企业自己,根本就走不到今天。”
创新最紧要的是资金,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大多轻资产,在发展中最容易为“钱”所困。为了把装在“脑袋里”的知识尽快变现,辽宁各地积极搭建了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的承载地,沈阳市浑南区设立资助奖金池,以风险共担破解科技企业烦恼。对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的高水平专利、著名商标等知识产权给予奖励,支持创新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创造一批技术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扫清投资融资障碍。
相较南方省份企业,辽宁科技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贵的瓶颈仍然紧绷。沈阳国际软件园董事长赵久宏说,园区已聚集企业1400多家,构筑了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等深度融合的局部小生态,“世界上产业创新做得好的地方,金融创新都比较多。辽宁不少科技企业还不擅长运用金融工具撬动资本,加上科研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这些都牵扯着创新幼苗破土而出”。
东北科技大市场的“芝吧”线上平台,聚集了投、担、贷、保等各类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加大金融资本支持力度,赋能创新主体发展,辽宁研究制定了《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加强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意见》,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服务科技企业。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推动打造不同阶段、细分领域的天使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组织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盟,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
2021年,辽宁高新园区新注册企业13303个,同比增长17.2%;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
制度支撑“长势旺”
目前,辽宁省缺乏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如何让“小苗”长成“小巨人”?制度创新是支撑辽宁科技企业行稳致远的“软实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东软医疗公司及时加大研发投入,仅用7天7夜就研发出雷神方舱CT。沈阳市科研经费滚动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东软医疗公司CEO武少杰说,近年来,公司不断承接来自国家、省、市有关方面重点科研项目的合力支持,为企业研发和市场开拓提质增效。
“目前,我们认定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达21家,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每年最高支持额度达1000万元,连续3年滚动支持。”沈阳市科技局局长赵日刚说,税收减免是全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头支持,近3年,全市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累计加计扣除额1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额超40亿元。
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辽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人财物使用自主权。加大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力度。率先在全国开展科研诚信和“三评”改革绩效评估工作,加大政策供给,出台培育瞪羚企业扶持政策,实施省级瞪羚企业后奖补计划,指导沈阳、大连、鞍山等市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应用场景等政策措施,在全省形成鼓励雏鹰、瞪羚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支持企业快速成长。
2021年,辽宁新增瞪羚企业215家、雏鹰企业798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7家。
围绕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辽宁省将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以壮大新动能为重点,大力培育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具有潜在颠覆力的颈部企业、具有很强爆发力的腰部企业。建立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汇聚磅礴的振兴“新势力”。
[ 责编:袁晴]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从有技术到有市场 辽宁扭转“科技强、创新2022-03-16
- 北京城市副中心每年将新建足球场等专项场地2022-03-16
- 安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2022-03-16
- 重庆新增本土确诊1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2022-03-16
- 加班的“社畜”、失眠者……深夜健身房藏着2022-03-16
- “海基一号”建造完工 为亚洲首例300米级2022-03-16
- 养老服务联合体“邻里互助” 让农村老人享2022-03-16
- 刚跨“数字鸿沟”又落“网络陷阱”,受伤的2022-03-16
- 140万的奔驰S级借给出被撞!修车4万借车人2022-03-16
- 悄悄开通默默扣钱 视频彩铃为何开通容易取2022-03-16
- 蝉联销冠!比亚迪秦PLUS2月份销量突破21万台2022-03-16
- 特斯拉中国时隔五天再涨价:镍、锂等原材料2022-03-16
- 8天机油少了一半!长城魏派VV7烧机油问题频2022-03-16
- 易到用车回应“账户清零”:与事实不符,将2022-03-16
- 【权威解读】有效投资精准发力 投资实现良2022-03-16
- 【权威解读】1—2月份消费市场回升向好2022-03-16
- 不带侧滑门的MPV没有灵魂?五菱全新MPV专利2022-03-16
- 玩“氢”的丰田又鼓捣出了新东西:集成多个2022-03-16
- 300名宝马车主联合声明:车辆车机系统中没2022-03-16
- 全新一代马自达6效果图曝光,向豪华品牌靠2022-03-16
- 比亚迪发布新能源车价格调整公告3月16日生效2022-03-16
- 违规改装提速?小牛、绿源等多家电动车品牌2022-03-16
- 专访中消协张德志:强化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保2022-03-16
- 投资理财这些陷阱,老年朋友不得不防2022-03-16
- 加强沟通,打破信息“孤岛”……守护老年人2022-03-16
- 网红医美白扔钱?中老年人“追美”先避雷2022-03-16
- 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高校出现疫情应及时2022-03-15
- 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吉林超95%患者为无2022-03-15
- 多所高校暂缓返校 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管理2022-03-15
- 国家统计局:今年前两月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