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母亲河畔的中国】宁夏中卫:治理沙害 让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双赢

2021-10-22 11:49:37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丛芳瑶)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市的腾格里沙漠南缘,自古以来,崇山峻岭、茫茫大漠、浩瀚黄河汇聚于此,使其既有雄奇的西北风光,更兼有江南的秀色美景,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

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包兰铁路沙坡头段在这里沿沙漠边缘前行,让沙坡头肩负起了保障铁路安全,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使命。

18日,由中央网信办举办的“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探寻沙坡头防沙治沙的秘诀。

创新:麦草方格沙障为铁路拉起防沙屏障

沙坡头站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点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如今的沙坡头游人如织,而大约6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肆虐的黄沙常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及当地交通带来危害。

建国初期,为了发展西北经济,中央政府决定修筑包兰铁路。这条铁路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总长度达40多公里,一旦铁路被沙漠掩埋,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交通出行造成极大干扰。因此,如何保证铁路不受沙丘侵扰,保障该路段畅通无阻,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新种植的麦草方格沙障。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55 年,竺可桢院士带领李鸣冈等老一辈科学家“向沙漠进军”,开始了艰辛的科学研究和野外工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沙漠综合治理研究站——沙坡头站。经过几代科学家以及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最终发明了麦草方格沙障、提出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铁路沙害防治体系,最终成功解决了流沙治理的科学难题,开创了我国交通干线沙害治理的先河。其中,草方格沙障就是科研人员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独创的防沙固沙法。

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虎瑞博士介绍,由于沙丘的流动性,如果在沙漠中植树虽能挡住风,却起不到固沙的作用。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将当地的麦草拦腰扎入沙子,麦草头尾两端会自然竖立在沙地上,草茎间的缝隙不仅能过滤掉风,保证麦草不会被风吹走,而且底部还能阻止沙子流动,这样就起到了固定沙丘的作用。

此外,中卫沙坡头区还逐步构筑了“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体系,有效阻止了流沙对铁路的侵害,确保了包兰铁路的安全畅通;同时,中国首创的“麦草方格”治沙模式开始走向世界,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

探索:科学监测 让人与沙漠和谐共处

成功经验在前,沙坡头站的科研人员开始更进一步为中国其他地域的荒漠化治理提供帮助。

中国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监测系统。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在距离研究院不远处,一套中国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监测系统,也称“沙坡头蒸渗仪群”就建立在沙丘之上。

据研究站的虎瑞博士介绍,科研人员分别从我国的腾格里沙漠、科尔沁沙地、古尔班古特沙漠三大沙漠地区采集沙子以及相应植被,将其种植在深度达3米的36个直立铜体中,通过控制大棚模拟各地降雨量,分析降雨对植被的影响,进而研究各地不同植被对水分的利用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各地为治理沙害、防治荒漠化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种植沙漠植被的铜体。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沙漠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虎瑞博士在谈到其多年研究时表示,“我们的宗旨应该是‘保护沙漠 治理沙害’;沙漠也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当沙漠干扰到人类生活,或是改变河道、气候进而造成危害的时候,我们才去治理它。”

沙坡头区内黄河段。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近40年来,中国不停歇地向荒漠化“宣战”,迄今为止,已开展三北防护林建设、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行动,每年从荒漠和沙漠中救活4000多平方公里土地。

此外,不少地区在治理荒漠化的同时,还利用其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开发沙漠旅游等文旅项目,让人与沙漠真正做到了和谐共处,有效提高了当地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代代扎根在中国各地沙漠地区的科研人员,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创造出的世界奇迹。“我们采用的方法,不是希望把沙漠消灭,而是希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虎瑞博士说。

[ 责编:宫辞]

标签: 经济发展 生态系统 沙害 治理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435 227 67@qq.com
 

未经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