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汽车 > 正文

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双头并进 特斯拉带动镍产能巨大需求

2021-07-28 16:44:08 来源:第一财经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周二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特斯拉未来将会逐步转向采用磷酸锂铁电池的方案,从电池构成上来看,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电池将使用磷酸铁锂,三分之一可能采用镍电池。

A股周三下午开盘后,锂电相关概念股中,宁德时代(300750.SZ)大涨6%、合纵科技(300477.SZ)股价大涨5.4%,天赐材料(002709.SZ)股价大涨5.6%,亿纬锂能(300014.SZ)股价上涨1%。

长期以来特斯拉的技术路线都是以三元锂电池为主,并希望替代三元锂电池中钴的成分,比如用镍来替代钴含量。今年2月,马斯克就已经暗示特斯拉将把一些电动汽车的三元锂电池换成磷酸铁锂电池,并与宁德时代扩大供应协议,为Model Y标准续航版车型提供磷酸铁锂电池。

有机构预测,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有望达到50%左右。“2023年,电动车企业都会大举转向磷酸铁锂,主要是明年年底电动车补贴会取消,那么在成本方面就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控制。”一位国内电动车企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安全、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的优点,且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15%左右。

不过上述国内电动车企人士同时表示,三元锂电池仍然会支持长续航里程的电动车,而磷酸铁锂主要面向的是短续航里程电动车。

其他汽车厂商也在采取磷酸铁锂的电池。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首次超过三元锂电池。

今年3月,大众汽车表示,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优势是成本较低,尽管在续航里程方面稍有劣势,但由于其技术成熟且经过充分验证,因此对于低续航里程的车型来说是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大众汽车计划于2023年量产比目前成本低50%的 “标准电芯”,入门级车型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早些时候提到,价格更低廉的磷酸铁锂电池增长速度会非常快。他预测,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占比会逐步增多,而三元电池会逐步减少。但考虑到仍有一部分高端车需要长续航能力,所以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市场仍然会存在。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双头并进,放眼国际,都有巨大的量。”蜂巢能源CEO杨红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据上海有色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三元前驱体对镍的需求量达到9.67万吨,同比增长153%。另据中信期货测算,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对镍需求量约27万吨。

开发高镍三元锂电池

与此同时,特斯拉等厂商正在考虑用价格更为便宜的镍来替代三元锂电池中价格波动较大的钴。华安证券认为,三元电池中镍含量的提升,能够显著增强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同时,相较于价格波动更明显的钴,镍由于供应分布广泛且更易大量生产,高镍低钴电池的成本优势凸显。目前宁德时代、LG等电池供应商也在同时开发高镍三元锂电池。

不过期马斯克不断强调镍的短缺对电池供应造成的限制。“事实上,镍是我们最大的瓶颈。”马斯克今年年初时表示。

在上周举行的一场比特大会上,马斯克在此重申电池供应限制是特斯拉的最大瓶颈。他说道:“特斯拉目前面临的限制因素是电池生产。因此,我们需要在内部生产电池,同时增加供应商的供应。”

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对电池的需求几乎是“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特斯拉确实需要非常大量的电池。”马斯克说道,“通常我与供应商交谈时,他们会问’你想要多少个电池?’;而我说会问’你能制造多少个电池?’。供应商不用担心特斯拉会在电池方面与它们竞争,再多的电池我们都是需要的。”

全球新兴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但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仅为335GWh,缺口达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彭博新能源估计,随着锂离子电池需求回升,镍供应可能最早到2023年出现短缺。上周,特斯拉宣布与澳洲矿商必和必拓达成镍的购买交易。

电动汽车市场有望成为镍矿商增长最快的市场。必和必拓方面预计,未来十年,电池领域对镍的需求将增长500%。必和必拓表示,电动汽车的电池中可能含有多达40公斤的镍。

研究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分析估计,必和必拓每年的镍产量高达1.8万吨。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国内最大的镍矿供应商包括青山集团,该公司今年4月曾公告称,计划大幅增加其在印度尼西亚的镍产量。此外,合纵科技子公司天津茂联拥有镍产能1.6万吨,其中电解镍5000吨,电池级硫酸镍1.1万吨。

标签: 特斯拉 磷酸铁锂 电池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