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经济 > 正文

“2021数字基建论坛”在北京召开

2021-12-07 08:03:26 来源:工人日报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12月4日,由人民网主办、安迈云协办的“2021数字基建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夯基业 筑未来”为主题,来自政产学研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颖在致辞中表示,年来,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与传统基建相比,数字新基建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基础,还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投资,和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抓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二级调研员梅杰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增强网络供给和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未来,还将持续加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筑坚实产业基础、积极拓展融合应用场景,支撑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闻库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云计算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下一步,应该从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丰富生态、安全保障、节能减排等五个方面,推动云计算产业不断前进。

作为企业代表,安迈云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文杰在发言时提到,分布式存储网络和分布式计算网络是未来区块链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技术发展、软实力提升、数据安全保护等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川川西数据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帅表示,一个数据中心要可持续发展,需要站在环保的角度,和上下游企业持续地对能耗进行整体分析和优化。他透露,川西大数据中心目前PUE值(电源使用效率)实测在1.3-1.35之间,已达到相对比较极限的位置,下一步还将和厂商探索采用变频式风能的解决方案,PUE值可能降到1.2的水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多位业界人士围绕“数字基建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副会长季晓南提出,加快产业互联网和行业互联网发展,与数字经济密切相关。当前数字产业化发展较快,但存在诸如“数字孤岛”、安全隐患等问题。而在产业数字化方面,传统工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刚刚起步,产业数字化的步伐应该加快。

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看来,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新基建过程中,创新和问题同时出现。针对首要的网络安全问题,国家通过《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法》等提出了解决办法。

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认为,从国家层面,应重视数字金融领域的安全问题,因为其潜力最大,影响最大,同时技术推进最快。

亚信安全高级副总裁刘东红提出,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各个行业在数字化改造过程中,需要更多立体化和系统化的防护手段,并需要通过更多协同机制解决新场景下的新问题。

360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安全官、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杜跃进建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整体方向考虑安全问题,要有总体设计,把安全靠产品的思路转变为安全靠能力的策略。

分布式存储与去中心化云计算,在加快推动相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构建商业新场景方面作用显著。

对此,安迈云联席CEO于晓晖表示,分布式存储,是未来数据时代的重要发展领域。数据作为核心的流通要素,在需要进行数据确权的领域都要用到分布式存储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司法存证、医疗保健、基因检测和数字文创等领域已有实际应用。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存储研发副总经理王永海也坦言,分布式存储技术早在2009年就已经商业化。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量也让分布式存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对于分布式存储在发展中遇到的安全和技术问题,中科曙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新凤建议,首先要保证底层存储设备的安全可靠;第二要有创新思路和创新架构,比如区块链和分布式存储的融合技术;第三要在管理、审计和相关制度方面,建立风险预警的方案和机制。

“虽然国外起步早、应用早,但是这一两年来在我国政府的支持和一些优秀企业的推动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外对等企业。”在长城超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易辉看来,后续随着数据的私有化、数据的确权意识逐步建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对自己的数据有安全和确定方面的需求,分布式存储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论坛上,来自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还共同宣读了分布式云存储行业自律宣言,承诺助力数字基建,促进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标签: 北京,召开,论坛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