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经济 > 正文

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2021-09-08 07:56:59 来源:东方财富

9月7日,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启动的首次绿色电力交易,

记者第一时间了解到,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后,共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

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成交电量68.98亿千瓦时,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成交电量10.37亿千瓦时。本次交易预计将减少标煤燃烧243.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7.18万吨。

此次绿电交易开启了我国绿电消费新模式,是以市场机制创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绿色电力交易试点高调“启航”

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

为什么要推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绿色电力交易如何组织实施?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必须要采取有力举措大力发展新能源。

“由于新能源发电出力不稳定等技术特点,电力系统消纳和运行成本将明显上升。要同时实现电力低碳转型、安全可靠、经济可承受等多重目标,必须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和市场建设上做出探索创新。”该负责人说,通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将有意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用户区分出来,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体现出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产生的绿电收益将用于支持绿色电力发展和消纳,更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期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交易优先安排完全市场化上网的绿色电力,

据介绍,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如果部分省份在市场初期完全市场化绿色电力规模有限,可考虑向电网企业购买政府补贴及其保障收购的绿色电力。

绿电交易有效满足企业绿色转型的“刚需”

据悉,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制定了《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

“绿色电力交易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在电力中长期市场机制框架内设立的交易品种,能够全面反映绿色电力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并提供相应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绿色电力交易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绿电交易有效满足了企业绿色转型的“刚需”,拓宽终端用户减排路径,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购买和消费绿色电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宝马汽车、巴斯夫等跨国企业都提出在未来十几年内实现100%绿色电力生产的目标,首钢等国内传统工业企业期待用绿电生产推动转型升级,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也希望用绿电生产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开展绿电交易,电力用户通过双边交易方式从新能源企业直接购买绿电,既满足了生产清洁用能的需求,又能获得权威的绿色环境价值认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上述人士表示,远期看,采购绿色电力是企业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将有力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消费绿电、清洁低碳的新风尚。

绿电交易系统提出绿电消费“中国方案”

新能源产业再添“助推器”

“双碳”背景下的能源转型,将带来能源体系的系统、根本变革。新能源将逐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分析人士指出,绿电交易通过机制创新为新能源产业打造稳定的“助推器”,形成长效市场激励,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据预计,到2030年、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2020年的16%分别提升至25%、80%。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后,需要增加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投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需衡。

年全国新能源已进入价上网时代,推动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之外,还需要由政策保障逐步过渡到市场驱动。”上述人士表示,开展绿电交易,能够增强绿电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绿色电力在电力市场中所体现的环境价值,精准传导至新能源企业,引导新能源投资,并激励其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水,有助于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有力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上述负责人表示,绿电交易系统提出了绿电消费的“中国方案”,是我国电力市场一项重大的机制创新。同时,“e-交易”电力市场统一服务台,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

标签: 北京,召开,启动,绿色电力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