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观点 > 正文

辽河口 北国海滨,绿苇红滩(美丽中国·大美湿地②) 当前速讯

2023-02-21 08:21:35 来源:人民日报

辽宁盘锦市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内的稻田及红海滩风光。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摄

核心阅读


(相关资料图)

作为我国最北的河口湿地,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保存有典型完整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景观,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重要繁殖地。通过落实最严格保护要求,辽河口17.05万公顷湿地被纳入国家公园创建区。

傍晚,渤海辽东湾顶部的辽河三角洲上,冰冻的河道渐渐消融,滩涂披上夕阳的金辉,映出候鸟停歇的倒影。

在辽河、大凌河等十几条河流不断冲刷下,这里形成大面积滩涂和沼泽。河海交汇,滋养着芦苇、盐地碱蓬等湿地植物,为鸟类提供了栖息、觅食的场所。

近年来,辽宁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辽河口湿地内已建有双台河口国际重要湿地和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05万公顷湿地被纳入国家公园创建区。

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落实最严保护要求

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内,湿地深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摄像头。“这片区域原来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实行封闭管理。去年我们在原有摄像头的基础上又加装了几处高点摄像头,便于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湿地管理科科长刘野说。

辽河口湿地位于渤海辽东湾的顶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区域,保存有典型完整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河口湿地景观,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重要繁殖地。

作为中国最北的河口湿地,辽河口湿地还具有独特的冻融特色,季节性冰凌、凌汛、冻融等现象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交换特征,发挥着调节径流、净化水质、防浪固土等生态功能。

“辽河口湿地区域内已有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辽河国家湿地公园、辽宁辽河口红海滩国家级海洋公园等8处自然保护地。这次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整合了这8处自然保护地,以河口湿地和近海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将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鸟类栖息地、西太平洋斑海豹产仔地、水生生物产卵场和索饵场划入国家公园。”辽宁省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王喜武介绍,“整合自然保护地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保护主体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实现统一保护。”

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面积17.05万公顷,其中海域面积12.36万公顷,陆域面积4.69万公顷,涉及盘锦、锦州2市4县。其中,原有8处自然保护地84.3%的面积都划入了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

实施退养还湿工程,恢复生态功能

“盐地碱蓬是湿地的先锋植物,能适应盐碱环境,这儿的滩涂经过它的改良,才能生长出芦苇、菖蒲,引来百鸟栖息。”盘锦市自然资源局海域科科长孙磊说,“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研究盐地碱蓬的人工补植技术了,有效遏制了盐地碱蓬的退化,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河水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让河口滩涂逐年增长,岸滩的淤进演变过程正是辽河三角洲乃至辽河平原形成过程的缩影。孙磊介绍,河口淡水和海水盐地周期性交替,支撑着辽河口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和海水地带性生物区系的形成发展。以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群落为代表的湿地植被在这里广泛分布,是我国北方平原河流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的典型代表。这里保存了“浅海水域—裸滩—盐地碱蓬群落—盐地碱蓬芦苇群落—芦苇群落”的自然景观格局,形成了由海向陆红绿分明的带状植物分布。

辽宁坚持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并行,筑牢辽河口生态本底,巩固拓展治理成果。近年来,辽河口湿地人类活动减少,开发建设受到严格监管,湿地植被逐年恢复,湿地、滩涂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辽河口区域围海养殖的历史,曾一度造成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盘锦市在2015年全面启动“退养还湿”工程,经过持续5年工作,于2020年实现了滨海湿地所有养殖设施拆除,598户养殖户全部退出,恢复湿地8.59万亩、自然岸线17.6公里。2018年,盘锦取消了辽河口生态经济区,成立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坚持保护优先,将湿地全面纳入到保护中来。

为了摸清养殖池坝高、闸口、土方量等数据,孙磊反反复复跑了多次。“把养殖池推平也是个技术活,必须让新恢复的湿地与其他湿地连成一体,真正解决湿地碎片化的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孙磊说,“通过潮沟疏通、植被恢复和底栖生物增殖等措施,现在,湿地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提升,基本功能不断恢复。”

共建共享,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人心

位于辽河入海口附近的辽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内,50岁的盘锦市林湿局鹤类繁育保护站技术人员赵仕伟正在为种鹤添加饲料。“除了日常的鱼虾、蟹类、贝类、花生米之外,这段时间我们还会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为种鹤进入繁育期做准备。”赵仕伟说。30余年来,经过赵仕伟和同事们救助、繁育野化放飞的丹顶鹤已有200余只。

“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不仅是黑嘴鸥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还是野生丹顶鹤自然繁殖地的最南限和越冬地的最北限、西太平洋斑海豹在我国的唯一产仔地。”王喜武说。

辽河口湿地生境复杂多样,芦苇沼泽、碱蓬沼泽内水生植物和各种鱼类、虾、蟹等动物和微生物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为鸟类、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潮汐带来了大量的鱼、虾、蟹等动物,让潮间带大面积的光滩成为鸟类的觅食地。辽河口记录有鸟类超300种,每年迁徙途中在此区域停歇的候鸟达数百万只。

去年,在辽河口上岸的西太平洋斑海豹日峰值达253只。辽河口湿地的黑嘴鸥种群繁殖成功率从过去的不到30%提升到现在的60%至70%,种群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200余只发展至1.2万余只。

“每年4月至6月底是黑嘴鸥的繁殖季,除了保护其自然的栖息繁殖环境,我们还会建立人工繁殖岛提高其繁殖成功率。”盘锦市林业与湿地管理保护局副局长侯军介绍,“目前,盘锦市建有2处宣教场馆、2所国际湿地学校,面向公众开办了90余期‘湿地讲堂’。”

“通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我们要让辽河口湿地绿苇红滩、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景色成为向世界展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金名片’。”王喜武说。(本报记者 胡婧怡)

[ 责编:杨煜]

标签: 辽河口国家公园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435 227 67@qq.com
 

未经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