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关注 > 正文

大江东︱扫码超一亿次的“场所码”这样炼成

2022-03-25 18:12:25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十七】

最近几天,结束隔离走出小区的不少上海市民发现,商场、写字楼、餐馆等许多公共场所门口贴上了一张二维码图标,中间是“一网通办”标识,进入这些场所,不再要求打开“随申码”页面,而是用微信、支付宝、随申办随便一种方式,扫一下,“随申码”就自己跳出来了。

“这个二维码,全名是‘随申码·场所’,我们通常就叫‘场所码’”,普陀区大数据中心主任吴双励说,这是“随申码”的一个衍生应用,与个人亮码不同的是,扫码之后,扫码人的二维码情况会出现在系统后台,并标识场所名称、位置等,在系统里自动登记。

场所码的广泛应用,源自数据资源和基层治理的碰撞。3月初,普陀区大数据中心在长征镇调研时,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常需要手写登记进入人员,成为一大“痛点”,便谈及这种通过扫码留存公共场所人员进入数据的办法,双方都连连称赞,“不用花钱,低成本、高效率,能将数据精准留下,便于管理。”

3月2日,长征镇成为场所码的推广试点。3月7日,普陀区政府办公室发文正式通知全区铺开,截至3月19日晚,普陀已落地“场所码”扫码数据,共涵盖全区7534个单位,12353个场所,生成了近480万条扫码记录。

吴双励介绍,为确保扫码数据的安全性,“场所码”必须由法人或指定专人申请办理,后续的数据管理实行专人专管,工作人员具体看到的,是带有星号等隐去形式的脱敏数据,只有当产生必要运用需求时,才会通过大数据中心支持使用相关数据信息,“在疫情防控中,扫码的后台数据可以作为流调的补充手段。”

基层的有效实践,迅速成为整座城市的治理手段。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介绍,“随申码”的场所服务,防疫期间可为重点场所管理单位提供安全、便捷的人员信息登记服务,帮助场所管理单位加强人员进出入管理和精准追溯,也比手动信息登记更加保护市民的个人隐私。截止到3月18日,全市累计9.8万家企业申请“随申码?场所”18.8万个,“随申码?场所”累计扫码超过1亿次。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告诉市民,“大家一定要配合,不要嫌麻烦。扫了‘场所码’,万一这个场所今后出现了病人,你可能有风险的时候,这些场所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研判,及时通知你。这既是为你个人负责,也是为整个社会承担责任。”

吴双励说,场所码的探索并不神奇,它是防疫手段的一个重要补充,目的是把疫情可能引发的传播情况以最短时间控制在最小范围,“只是一个点滴的变化,但也许在某件事、某个人身上产生作用,保护的就是这座城市和所有市民,那它就是有意义的。”

标签: 数据中心 公共场所 个人隐私 可能引发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