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关注 > 正文

大江东︱让听障人士“读懂”疫情,手语翻译传递上海温度

2022-03-24 17:11:46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十六】

3月17日,第12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文武(邬)双全”组合的出场备受关注。他们理性而不失温暖,专业而不失幽默,让抗疫中的上海人信心倍增。

唐文妍手语翻译中。视频截图

这场发布会上,张文宏多次提及CT值、阈值等专业术语,与张文宏同框的手语翻译会不会被难倒?观众捏了一把冷汗。

“像CT值,我就直接用手指字母拼CT,然后等专家去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阈值,我就翻译它是一个临界值,翻译和它相近的意思。”这位有16年工作经验的手语翻译依然手指翻飞,灵活娴熟,她是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手语翻译团队的唐文妍,是手语翻译团队七名成员之一。

葛玉红、顾忠、陈伊佳、唐文妍、寇辰珠、郭奕敏、萧亮,七人每天轮班,戴着口罩对着直播镜头“解说”,为上海8万听障人士提供“看”疫情新闻的平等机会。

这一安排从2020年2月22日延续至今,当时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统筹安排,上海广播电视台提供技术支持,为每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增配手语翻译。

翻译一场直播有没有压力,专业术语卡壳怎么办

“人性化”“不愧是上海”“我的关注点都在右边的手语小姐姐”……一场场发布会,他们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温度,让每一个社会群体都不掉队。

不少网友以为,手语翻译可以提前了解发布会内容,才会翻译得如鱼得水。唐文妍却说并没有。

萧亮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一场半小时左右的直播,对手语翻译有没有压力?萧亮是团队里最年轻的手语翻译,今年刚加入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手语翻译团队。3月7日,首次在发布会上亮相。

面对摄像机,一开始很紧张,但随着发布会节奏全心翻译,就从容了。有手语翻译和聋人朋友发来信息,说非常专业,手势舒服,简洁易懂。“我放心了!”萧亮开心地说。

工作中的顾忠。受访者供图

和其他手语翻译风格不同,顾忠受父母影响,从小就能靠两只手表情达意。“我的手语翻译偏上海话。人家是张口就来,我是张手就来。”顾忠是团队唯一的男士,也是出生于聋人家庭的手语翻译。

如果真遇到卡壳的专业术语,手语翻译该如何应对?

郭奕敏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发布会上,医疗领域专有名词扎堆,增加了翻译难度。“电视画面实时播放,如果出现错误将不可逆。”郭奕敏说,必须一边听,一边想手势,做好“翻译”。

陈伊佳手语翻译中。视频截图

为了不卡壳,陈伊佳每一场发布会都会回看,不断琢磨、学习、消化。寇辰珠也说,只有手和大脑一起练习“语感”,才能更熟悉发布会。

从小框到1/3屏幕,网友点赞:接轨国际

日前,网友fire814在微博上留言:“上海疫情发布会手语效果是我见过最好的,手语翻译水平还特别高。”

从前,电视画面上手语翻译只占一个小框。自2020年2月起,上海听障观众点击手机客户端,能从直播中看到占手机屏幕约三分之一的手语翻译画面。不少听障人士反馈,这样的画面效果更清楚了。

“变化挺大的。”唐文妍说,这是上海市残联和上海电视台共同推进的结果,对聋人来说甚至称得上“翻天覆地”。

“尽可能满足‘小众群体’信息需求,这是对全体观众的尊重。”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姜苏南表示。

2020年3月,寇辰珠手语翻译中。视频截图

“与其说是我选择了手语翻译,不如说是手语翻译选择了我。”在寇辰珠看来,这是疫情防控战场的独特岗位,自己则是“无声的战士”,她说:“使命感让我必须努力做得更好!”

工作中的葛玉红。受访者供图

“因为热爱,才会坚持;因为喜欢,才会执着。”葛玉红希望唤醒年轻的“本本族”,在上海,有8万持证听障残疾人需要手语翻译。她也呼吁更多的有心人来学习、了解、普及这门语言。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标志之一。上海不断探索优化信息无障碍环境,不让听障人士在抗疫中掉队,与大家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标签: 残疾人联合会 广播电视台 专业术语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