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财 > 正文

工信部: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 确保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

2022-04-20 10:31:43 来源:第一财经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举措,着力尽快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确保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1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台的作用。

工信部同日召开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要进一步细化实化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正常运转的各项措施,根据实际扩大“白名单”范围,“一企一策”做好保障服务,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确保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19日提到,国资委也在积极指导中央企业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全力保障基础供应、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央企业在能源电力基础供应、保障货物物流畅通、保障民生物资供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19日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透露,长三角三省一市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保供“白名单”,推动跨省市名单共享和双向互认,抓紧在长三角地区试行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共同保障推动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

工业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90%左右,生产供应链全流程的90%以上处于物流环节。疫情导致部分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受阻,影响向生产端延伸。同时,一些工厂因疫情停工停产,原材料价格高位攀升,企业成本走高。多重因素叠加,引发人们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担忧。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表示,从反映情况看,供应链问题的重点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运输受阻,原材料运不进来、制成品无法运送出去;二是供应链企业停工停产。

工信部表示,指导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细化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按照“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来组织生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包括指导地方简化审批流程,充分用好大数据的作用,来推动更多工人复工复产。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物流运输中的问题诉求,努力做到“原料运得进、产品运得出”。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区市出台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的举措。比如,云南盯紧抓牢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基础产品生产的能源保障,保障化肥企业原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供应;广东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预警机制,加强问题分析研判。安徽提出“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为企业纾困解难,畅通物资与运输流通渠道。

罗俊杰在发布会上强调,要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和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等金融工具,支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融资,帮助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的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深入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防范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涉企乱收费等系列专项行动。也在鼓励各地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着力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的特色产业集群。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项重要举措,其中包括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1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其中在畅通物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要求发挥好民航应急贷款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建立信贷、债券融资对接机制,支持货运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徐洪才表示,比起金融支持,对于物流的疏堵,关键还是道路的畅通。因为在高速公路封闭的背景下,重要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货车上了高速下不来,货也卸不下来。因此重要的就是防疫政策要灵活,不能太僵化。

长三角将建立供应链“白名单池”制度

为应对本轮疫情带来的产业链影响,长三角地区将试行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

“在共同保障产业链稳定和重点企业运行方面。一段时间来,苏浙皖三省和各重点城市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对接上海重点企业提出的配套供应诉求,全力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生产、供应对接,畅通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跨省市运输,支持重点企业持续生产。”吴清介绍。

制造业作为经济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三省一市的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021年,上海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2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8%;浙江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增长12.9%;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左右,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8.8%左右。

长三角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关系着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汽车产业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652.8万辆。其中,上海市2021年全年汽车产量为283.3万辆,产值达7586亿元,产能占全国总产能超过10%。根据乘联会统计分析,目前疫情对汽车行业产量的影响,大约已经造成行业20%左右的直接损失。

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整个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上海产业规模占全国1/4 。

吴清介绍,三省一市正在共同保障产业链稳定和重点企业运行。比如,江苏省泰州市支持帮助上汽集团、特斯拉公司在当地的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并办理运输通行证。苏州、泰州等地为上海华虹、中芯国际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车辆进出当地提取原料给予重要的通行便利。同时,上海也加强协调服务,支持苏浙皖三省重点企业供应链在沪配套企业抓紧复工复产。

就在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公布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包括五大方面21条措施。

另据“工信微报”15日发布的消息,4月5日,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上海前方工作组组长王江召开视频会议,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4月18日,上汽集团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我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还有一些物流企业会一起开始做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上汽集团公共关系部总经理管熠中告诉第一财经。

“汽车产业链比较长,所以需要协调很多内容,例如长三角的交通物流等。目前在满足防疫条件的前提下,上海各相关部门已经帮我们协调了很多事情。比如零部件如何放进来、整车出得去这些问题。”管熠中说。

他补充说,汽车产业链中,涉及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由于停产了几天,整个链条肯定会有影响,“汽车少一个零部件都不行”。而开始压力测试涉及各个环节,所以整个链条重新开始启动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环节里有哪些问题或者风险。

4月19日,上汽集团方面表示临港乘用车工厂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辆车已完成下线。上汽集团临港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19日开始,工厂将计划采取单班工作制,如果供应链能保持稳定,也希望能逐步爬坡,尽快回到疫情前的排班制。”

全力保障物流畅通

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物流很关键。为了不让复工复产“卡”在半路上,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共同建立长三角“三省一市”重要生产物资保障协调对接机制,解决往返中高风险地区应急物资中转接驳站司乘人员行程卡管理问题,确保关键产品和三农物资运输顺畅。

交通运输部18日表示,会同相关部门对货车司机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通用,对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证明、健康码绿码、体温检测正常的货车司机,各地要直接放行,不允许再“层层加码”,规定有效期内不能重复检测。

交通运输部还会同工信部门建立和完善货车司机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白名单”管理,对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穿行,或停留不超过4小时的货车司机,不允许赋码“带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要重视民生物流、抗疫物资以外,一些零部件、一些产品的物流照样很重要。要应放尽放物流从业人员,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第二个就是应通尽通物流通道。第三个就是应开尽开物流网点。这样整个物流才能够正常运转起来。

尽快疏通堵点卡点,各地都在加紧行动。江苏发布了公铁水空主要物流通道清单,引导推动货运物流供需对接;宁夏设置了专用通道,确保应急物资、鲜活农产品和煤电运输车辆行得通走得顺;浙江宁波、湖州等地专门推出消毒屋、“零接触”代购等特殊服务,为货车司机解决基本问题。

上汽集团安吉物流有限公司方面对第一财经表示,4月18日由该公司承建和运营的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已正式开始运营,首批中转站共6个(已建成4个),其中上海2个,分别位于嘉定区、闵行区;浙江2个,分别位于杭州市、宁波市;江苏2个在建中。

记者获悉,中转站将全程落实闭环管理与“无接触”交货,每个站点占地约5000 方米,每天可以保障30辆20吨以上车辆的中转需求。4月18日中午,首辆货运车从嘉定安亭中转站驶出,经高速道口核验身份信息、通行证与核酸情况,于14时顺利抵达杭州中转站,进入站内消杀、装货及抗原核酸双检,并于17时再次返回安亭中转站进行无接触卸货,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顺利完成首次货运交接任务。

标签: 国民经济 稳定运行 重点产业 白名单制度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