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几十家新客户冒出来!中国生物医药创新需求爆发
2022-01-04 11:30:08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的生物技术工业正在爆发。”面对大幅增长的业务收入和持续新增的客户订单,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下称“维亚生物”,01873.HK)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毛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2008年在上海张江成立的维亚生物,主要从事CRO药物发现服务,以及贯穿药品全生产流程的CMC/CDMO服务。
“签订的新合同中有大量新冒出来的公司名字,本来一个月可能一两个,现在几十家冒出来。”毛晨说,尤其是,用人民币支付的订单在增加。“目前国内客户业务占比大约是17%,但接下来可能是25%、30%这种速度增长,很快。”
CXO业绩爆发背后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叠加人口老龄化、新兴技术涌现等长期因素,推动医药领域创新需求放量,全球新药研发投入持续上升。
由于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且近年来新药研发的投资回报比不断下降。为降低研发成本、缩短新药上市周期,药企会更多选择将药物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外包。
也因此,全球医药外包服务(CXO,包括CRO、CMO、CDMO)近年来蓬勃发展。仅在CRO领域,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预测,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626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960亿美元,有望成长为全球千亿美元规模的市场。
得益于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国CXO行业的离岸订单也在持续增加。同时,包括集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以及相关政策推动,中国药企更多转向创新驱动,为CXO服务带来了新的增量需求。
德勤发布的《2021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市场白皮书》称, 2019~2024年,中国药品研发支出预计将以1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019~2022年,中国医药CRO市场规模预计将从815亿元人民币,增至1402亿元。
这种增长,已经反映在了多家CXO企业的财报上。
中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报告期),维亚生物收入由上一年同期约197.6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大幅增加至约1026.5百万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幅约为419.5%;毛利由上一年同期约100.1百万元大幅增加至约316.3百万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幅约为216.0%;经调整后净利润由上一年同期约123.7百万元增加至约204.9百万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幅约为65.6%。
中报称,业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的高速增长,以及并购整合带来的小分子临床前及商业化阶段CDMO服务增加。
仅在CRO领域,报告期内,维亚生物药物发现服务收入大幅增至约321.1百万元,较上一年同期(约197.6百万元)增长约62.5%;在手订单合同金额约为8.48亿元,相较上一年同期(约4.93亿元)显著增长约72.0%。
泰格医药(03347.HK)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33.95亿元,同比上升47.58%;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上升35.13%;扣非净利润8.69亿元,同比上升74.62%。
凯莱英((002821.SZ)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29.23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37.26%;扣非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上升30.58%。
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8%至165.21亿元。新增客户超过1300家,活跃客户数量超过5640家。报告期内,药明康德来自美国、欧洲、中国客户收入分别为90.11亿元、22.55亿元、40.38亿元。从收入同比增速来看,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速为45%,高于美国(38%)、欧洲(33%)客户。
新企业大增 新园区涌现
来自中国的CXO新订单、新客户快速增加的背后,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更多城市将生物医药纳入自己的重点产业布局。
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产业园区运营和招商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许多发达地区会选择把生物医药作为产业发展重点,经济实力相对弱一些的,则会选择医疗器械作重点。各地政府都会给予这些产业和企业非常大力度的支持,包括提供设备、人才公寓、厂房、税收补贴,以及成立政府引导基金,集聚相应的股权基金,为产业提供资本支持。
“可能是受到合肥成功投资了蔚来等案例的影响,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股权投资放得比较开,特别是投给生物医药。”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公司接到的生物医药项目大幅增长,占公司项目总量的40%~50%。其中也不乏手握技术的海归人才,希望凭借自己的团队、科研成果,找到地方支持配套并落地。“大概占到生物医药项目的1/3。”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共计2604家生物医药类企业,位居首位,上海以2272家排名第二位。此外,广州(1271家)、北京(1059家)、苏州(1013家)、南京(1005家)四城的相关企业数量尾随其后,均超过一千家。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传统优势园区主要集聚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比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苏州BioBAY等,大致呈“三足鼎立”态势。
第一财经梳理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2021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下称“报告”)发现,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百强园区中,东部地区占56席,中部地区18席,西部地区17席,东北地区9席。其中,长三角地区共有29个产业园区上榜,前十名中占了4席。
报告撰写人、赛迪顾问生物医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宁玉强告诉记者,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由“三足鼎立”向“七群三带”过渡,正逐步演变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和关中平原等7个引领产业发展的城市群布局。
一方面是传统优势园区空间承载能力下降、生产生活成本上升等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外溢倾向明显。另一方面,传统优势园区周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的新生代园区,具备极强的空间承载能力,且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在承接产业转移层面具备诸多优势。
为了解决承载空间的问题,上海深入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持续推动“张江研发+浦东转化”“张江研发+外区转化”“张江外溢+回流上海”“张江试水+本市扩张”四种模式,一年来,累计先后2批次共7个市级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正式授牌。
2021年以来,石家庄高新区全面开启了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建设,以打造万亩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力争在三到五年内达到千亿级规模,努力打造石家庄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嘉兴市也已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去年11月18日,维亚生物宣布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维亚生物AI新药孵化中心。
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嘉兴市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0%。到2025年,形成3至4个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细分领域,培育2至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打造长三角“千亿产能、万亿市值”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嘉兴市医疗器械行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27.83亿元、销售收入2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6%与26.5%;医药制造行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7.56亿元、销售收入38.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与16.2%。
“不光是长三角,全国很多城市都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那些火一点的概念,从干细胞再生医学到CAR-T,各地都想抢占这些产业资源。”宁玉强说。
园区产业配套新变化
在吸引龙头企业落地,进而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的同时,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为推动产业发展所作的配套也在发生变化。
“新药研发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推动产业发展的配套也需要随之变化。”毛晨说。
在毛晨看来,可能冲击用实验方法来做新药的底层逻辑的因素有二,一是冷冻电镜。大多数作为药物靶标的目标蛋白质是大型不对称蛋白质,并以复合物形式发挥作用。现有分析技术仅适用于一小部分可能的蛋白质分析物。冷冻电镜可以对大型蛋白质复合物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无需结晶,从而提供关于药物靶标和疾病机制的关键信息。
二是人工智能。目前,AI已经应用于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筛选、晶型预测、临床试验设计、药物重定向等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有助于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和周期,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
近日,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基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Pharma.AI研发的IPF(特发性肺纤维化)候选药物——ISM001-055,启动了微剂量人体试验,实现了第一批健康志愿者的临床给药。
去年2月24日,英矽智能曾表示,通过人工智能发现这一候选新药,大幅缩减了时间和费用: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候选药物的发明,用时不到18个月,总成本约为180万美元。
目前,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正在围绕这一底层逻辑布局。
去年10月12日,在“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首届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上,张江AI智药生态计划、AI新药研发联盟正式发布并揭牌。今后,联盟将共同打造AI智药“1+3”产业版图。力争到2025年,使生态内集聚300家活跃机构、30个创新联合体、30个赋能平台,AI助力每年新增30个一类新药管线。
毛晨表示,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的维亚生物AI新药孵化中心,将建立世界领先的冷冻电镜、超算中心,并与顶尖的人工智能企业就新药研发开展深度合作,加强在实验和运算设备上的投入,力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中心,以顺应目前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爆发的趋势,在若干年内建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产业集群,孵化并引进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
“以信息化和医药产业的融合来说,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在数字化药物研发可能会有新的增长点,同时临床数据应用、信息化的抓取分析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宁玉强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将朝着专业特色化、数字智能化、绿色环保化和“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区域融合”多维融合化方向加速发展。
标签: 出来,中国,创新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民主不民主实践最有说服力,人民最有发言权2022-03-04
- “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中国为2022-03-04
- 中国空间站今年将全面建成 首次实现6名航2022-03-04
- 履职一年间丨全国人大代表柴闪闪:给灵活就2022-03-04
- 神十三乘组4月将返回,今年再送6名航天员进2022-03-04
- 香港同心抗疫里的“凡人微光”,真美!2022-03-04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追梦绿色,守护净2022-03-04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北京冬奥会让冰雪2022-03-04
- 农业农村部:对农业科创企业支持贷款规模提2022-03-04
- 不下载APP不给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续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2022-03-04
- “建议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引热议 2022-03-04
-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建议加速钠离子电池等新2022-03-04
- 电脑忘记密码怎么办?教你一招,半分钟就能2022-03-04
- “大妈”排队买金场景难再现2022-03-04
- 不下载APP不给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爱看评论 爱比价格 这代年轻人购物有个性2022-03-04
- “互联网一代”开启新节俭模式2022-03-04
- “全过程人民民主”“动态清零”……两会全2022-03-04
- 创意微视频|微光2022-03-04
- 数评两会:21亿剂!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2022-03-04
- 微视频 | 你听,被爱着的感觉,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员话三农】宋丰强:聚焦黄河绿色发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恳谈会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龄如何计2022-03-04
- 工地发放工资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骑车下班途中“自摔”受伤,难以认定为工伤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业权相关法律有哪些?怎么规定的2022-03-04
- 数据统计:《艾尔登法环》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张业遂:中国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