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财 > 正文

疫情重燃重挫海外股市,缘何A股岿然不动

2021-11-30 08:15:44 来源:第一财经

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引发全球股市暴跌,继“黑色星期五”后,周一亚太市场开盘震荡持续,日本再次宣布全面“封国”,日经225指数收盘跌1.632%,香港恒生指数跌0.95%。而A股收盘跌幅收窄至0.04%,走势明显与境外市场“脱钩”。

根据通联数据Datayes,2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32.84亿元,资金大幅流入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等板块。本季度净流入量已600亿元,今年全年则逼3500亿元,远超去年。

交易员表示,临年终,由于海外股市估值颇高,加之此前获利颇丰,因此投资仓位在面临不确定时会更加倾向于获利了结,这也解释了海外市场的剧烈波动。

景顺全球市场策略师团队方面对记者表示,可能要几周的时间才能获得有关奥密克戎及疫苗的足够信息。“即便现有疫苗无效,我们亦无须恐慌,因医药公司已表示,有信心能够调整疫苗成分,以预防变种病毒。这意味着我们不会再回到2020年的黑暗时刻。”该机构认为,投资者可保持现有配置,而且任何持续的抛售都可被视作买入的良机。尽管市场不大可能像2020年年初一般大幅下跌,但最周期资产强势上涨表明仍有很大的回调空间。受负面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工业大宗商品、股票及房地产等资产。

相比海外市场,缘何A股如此稳健?在众多国内外机构投资经理和经济学家看来,政策边际宽松预期、较为合理的估值以及部分优质赛道仍将持续高景气度是支撑A股的主因。

“现在是最值得乐观的阶段。”煜德投资研究部总经理、贺瑞系列基金经理李贺日前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上半年经济好,但货政策在明确收紧;下半年虽然收紧基本完毕,但经济在加速下行,且10月前政策仍强调稳健,加之商品涨价、限电等问题导致货政策难以放松。而期PPI大概率触顶,政策边际放松、托底经济的条件具备。”

三季度货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凸显了当前货政策稳增长的重心,报告删除“不搞大水漫灌”和“管好货总闸门”。在李贺看来,“尽管业绩下行趋势难改,但估值合理的公司或自身景气度高的公司将迎来估值扩张,目前更看好沪深300。例如,2014年陆续降准、降息后,沪深300明显涨幅更为明显。”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对记者表示,由于楼市调控收紧,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约5%,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降至约15%。参照历史经验来看,预计房地产贷款增速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今年9月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开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个人住房贷款审批进度,加大对优质房企贷款发放力度,释放出楼市政策边际放松的信号。按照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指标,渣打测算房地产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比重的适宜区间在25%~30%之间。假设到2022年中,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达到25%,预计2022年底房地产贷款增长将加速至10%左右。同时,房企其他融资渠道亦显露出放松迹象。

高盛2022年维持对A股超配的建议,预计A股估值会有明显回升。明年底沪深300指数预计会到5500点,潜在回报大概为12%。板块配置方面,高盛认为可重点关注汽车、消费品、传媒、电商、半导体五大板块。

美联储加息预期的缓和也成了股市的积极信号。环懿董事长、投资总监高杉对记者表示,接下来要重点关注新变种毒株的致病和疫苗抗。如果这些方面的严重超预期,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可能再次被打断,或将导致美联储收紧的迫切降低,冲击11月以来“激进”的市场紧缩预期。

高杉认为,目前只能参照去年3月疫情在全球蔓延,以及今年7月德尔塔变异毒株出现之后的表现。新病毒的影响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数据跟踪发现,两年来多轮疫情冲击下,资本市场对疫情冲击的敏感已经逐次降低。”他称,根据德尔塔蔓延时期的全球股市表现来看,在疫情反弹阶段,市场交易疫情和宽松预期,科技和医药消费股明显跑赢,与经济强相关的周期和金融板块大幅跑输;而随着疫情改善,市场交易经济复苏和流动收紧预期,周期和金融股明显跑赢,而科技和医药消费板块则明显跑输。

在高杉看来,由于新病毒在中国境内还没有出现,而香港和内地之间也没有完全实现互通,所以变异病毒对内地市场的影响应该仍只是短期的,短期内电动车、电力设备、军工等主赛道,以及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添砖加瓦的公司可能更为受益。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对记者表示,挑战可能在于,政策宽松的规模可能较为温和,在一个令人失望的财报季过后,市场对未来盈利增速或弱于预期的反应较为迟缓,而对可能出现更大规模宽松的预期则过高。但相对于离岸中国市场,该机构仍超配A股,并认为更多长期、结构的资金将流入A股,因而继续看好A股,并等待一个良好的入场时机,这包括——盈利预期下调、市场估值低于历史均水、宽松政策落地等。

标签: 缘何,岿然不动,股市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