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经 > 正文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0-12-25 09:11:18 来源:光明日报

坐地铁时用5G手机观看高清视频,周末开着新能源汽车去网红景点“打卡”……这些都是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怎样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我国5G发展的重点是什么?1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以重大技术突破作为主攻方向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为代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产业和产业集群。5G、新能源汽车和工业互联网等部分关键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王志军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高新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我国将牢牢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以重大发展需求为牵引,以重大技术突破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新兴产业多数都来源于新的技术突破和技术进步。”王志军说,我国将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产业链,加快打造5G、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超高清视频、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链,围绕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有望产生颠覆性创新的产业,主动谋划、前瞻部署一批未来产业,构建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王志军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兴产业生态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大力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以骨干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完善大中小微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同时,要营造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针对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竞争力。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我国制造业有一个特点,就是门类齐全。”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卢山介绍,多年来,我国产业基础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基础领域中的门类基本齐全,中低端产品可有效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而且部分领域可在国际上达到同等先进水平。但总的来看,产业基础薄弱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卢山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聚焦基础领域的瓶颈和短板,加大重点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坚持不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在细分市场占有率比较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甚至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要建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卢山说,着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解决“不敢用、不愿用、不敢投、不想投”的问题。

推动5G建设好、应用好、发展好

“今年我国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大概新增了58万个5G基站,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所有地市都实现了5G覆盖。”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说。

闻库介绍,在终端方面,1月至11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达1.44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199款。另外,今年5G用户数量增长非常快,5G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2亿,5G在智能制造、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后将进一步推动5G建设好、应用好、发展好。”闻库说,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扎实推动5G网络建设,在5G网络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由规模建设、广泛覆盖向按需建设、深度覆盖推进,紧贴不同场景需求,打造高质量的5G网络。

在闻库看来,5G应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有广泛的空间和领域。电信运营企业要在网络架构、业务管理、网络运维等方面,根据新的应用场景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企业用网更简单、易操作。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各行业应用企业等要深化协同,共同推动5G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实体经济各个领域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要强化技术创新,持续推进5G技术研发试验。此外,还要开展6G愿景研究,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可持续发展。”闻库说。

标签: 新兴产业 5G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8-2020  www.cgui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品质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8 28 36 7@qq.com
 

未经中国品质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